"智慧教育2.0-人脸识别迎新服务平台"解决方案
产品概述
中国实施高等教育的学校,简称高校。在教育体系中,高等教育被冠以“金字塔尖”、“象牙塔”等名称,意指高等教育的重要性和地位。 1977 年恢复高考,当年报考人数 570 余万人,录取 27 万人;1997 年当年报考人数 270 余万人,录取人数第一次达到百万;1999 年教育部出台《面向 21 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高等教育正式跨入扩招时代,随后无论是报考人数还是录取人数,逐年以近乎百万人数增加,截止 2016 年,当年报考人数接近千万,录取人数接近 700 万,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 另一方面,建国初期制定的“条”、“块”化办学机制,形成了众多单科性院校,经过多年的实践之后,这种机制阻碍了学科之间的交融发展,既造成了学生毕业之后知识面狭窄,也妨碍了学科、学术水平的提高。鉴于此,按照地域、学科特性等因素进行的院校合并也成为必然。 扩招、并校两大因素在中国高等教育发展进程中,促使高校规模不断膨胀, 从万人规模到数万人规模的高校比比皆是。虽然校园环境相较于社会环境是单一且相对封闭的,但因为学生人数增加,引出的管理上的问题也常见于校园之中。而高校自身的师资力量侧重在学术研究及教学、教务管理,引入科技手段解决高校管理中的其他问题亦成为共识,例如采用“校园区块链溯源校园卡”在校园的“小社会” 环境中提升学生学习、生活的便捷性。 采用卡、证、指纹等方式解决的问题均是利用物体特征指代人,改善效率和便捷性,均属于模式识别技术。近年来,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等新兴技术被广泛应用在各行各业,高校校园管理中采用的卡、证、指纹等方式已经落后。人脸识别技术属于生物识别类别,也是人工智能范畴中的一块基石,其技术本身的先进性及可靠性也已成熟。 将人脸识别技术应用在高校的迎新、消费、智慧课堂、图书借阅、考勤、门禁、停车、门禁、访客、宿舍、出入、考勤管理、考试管理等教、学、生活场景之中,能够打造更加便捷、安全的新时代高校校园环境,同时也能够弥补高校管理者在社会化管理中的经验、力量不足。
人脸识别
人脸识别系统采用区域特征分析算法,融合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与生物统计学原理于一体,利用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从视频中提取人像特征点,利用生物统计学的原理进行分析建立数学模型,实现在大规模人脸图像数据库中进行人脸检索。从各种采集源获取的人脸图像可以迅速地与预先存储的数以千万计的图像数据库如特殊人员照片库、特殊民族照片库、常用照片库等)完成比较,返回一个包含若干最相似人脸图像的匹配列表。支持照片比照片、视频流比照片、视频流比视频流等多种方式。可以实现在局域网、内部网、Internet上进行照片比对和身份确认。
AI智慧迎新服务平台
在现场设置大屏,对迎新进展进行实时大数据展示。电子迎新在全校数据中心基础上打通融合多部门数据,确保党委学生工作部、本科生院、后勤保障部、公安部等各部门信息服务交互畅通,简化新生入学手续,提高迎新效率。
在精准数据的基础上,新生校园卡制卡工作充分前置,区块链溯源校园卡功能同时开通,使每一新生在报到时可领到校园卡,通过完善的自助服务体系、线上服务体系和移动服务体系提供高体验服务。新学期伊始,各校区支持区块链溯源校园卡的教工餐厅上线,中心校区教工餐厅实现了自动化的智慧餐台,向师生医务员工新服务、新美食、新体验。
1、迎新前
学生通过关注微悦微迎新,统一学号\密码登录系统完成预迎新事项;微悦微迎新服务平台提供了迎新相关内容,查看个人录取通知书、选宿舍、标签管理、班组信息、同学信息、缴费等环节了解到校相关信息和到校后相关内容;
2、迎新中
学生到校后,微悦人脸识别系统自动完成到校信息并且完成学籍注销等业务;
3、迎新后
学校管理人员可以随时了解学生到校情况,生源分布情况,缴费情况。